“是的,只是一个玩笑而已。”晓晴在公共汽车上不断地对自己说。当电报发出去后,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幼稚,好幼稚,幼稚得难以教人相信这是一个重点大学的高材生的所作所为。她想起先前的谎话,这种漏洞百出掩耳盗铃幼稚得可笑的谎话,袁梅一眼就识破了,难道她们不会?袁梅可真是深藏不露啊!平时看她闷嘴葫芦似的,怎知她竟会有如此多‘理解’人情世故的小心眼儿!好些道理,晓晴可是闻所未闻,听虽听了,却像填罐头似的,填进去了,却是似是而非不甚了了,难以消化。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精,只有她何晓晴,才是最最笨的。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真就这么幼稚得可笑?”她咬紧下唇,闭上双眼,颓然倒向椅背。“还有随身听那件事,可见我才是自以为是,我才是蠢透顶了。我真就这么蠢吗?袁梅说她们只是半信半疑。半信半疑——只要有怀疑,再有相信都是被怀疑否定了的。——没有否定,至少是没有全盘否定!正因为这样,我这封电报才有得救。不,是她们的怀疑有得救!只要收到我这封电报,她们就会信以为真!她们不止半信半疑——袁梅的估计太差劲,她们先前的模样不像是信以为真了吗?她们宁肯相信不该相信的,这让她们心里好过,至少她们有信心笑话方颜那头蠢鹅了,可能现在她们每个人都正沾沾自喜暗自高兴着呢!这就是自欺欺人的道理。”她老成持重地总结出了最后一句,心情就平稳多了。
“她们不会对我起疑心的。就是起了疑心,她们一定猜不出是我暗中搞的鬼。她们不会怀疑是我拍的电报,因为她们对我太信任了。袁梅也说我利用了她们对我的信任。看来,这信任也会因此而土崩瓦解了。哼,我才不稀罕她们的信任。想想看,这几个有情人终于可以聚在一起了,也真教人愉快。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真想能亲眼目睹一番。当他们明白是我捉弄了他们时,一定会有所教益。我才不在乎他们会怎样看我。其实,这也不过是提前给他们过一个愚人节罢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顶多不过损失一个星期的假期。只是沈浩太高傲了,他一定会受不了的。管他呢,煞煞他的气焰,对他将来为人处事也很有帮助。”她老气横秋地兀自点了点头,至此,终有些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气魄了。
晓晴还未下车,就看见长途车站周围人如潮涌,万头攒动。她原想穿过候车厅到售票处买票,厅内却人满为患,遍地是七歪八倒疲惫不堪的旅客,只听见孩子在哭,女人在哄,男人在骂,一片闹闹嚷嚷的声音。晓晴甚感无从下脚,只好从外面的人行道绕了一个大圈去售票厅,却远远地瞧见售票厅外面的人行道上也塞满了人,走近才知原来是从售票窗口延伸出来的买票队伍。人们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没有谁有好心情,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着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售票窗,只怨售票员的工作效率太慢。
这就是所谓的春运高峰。哪年春节电视新闻不天天报道?偏偏她就有这好记性,竟忘记了这一严峻现实。刘涛是提前买了票的,袁梅也是,何静、余海霞都是,沈浩还有表姐亲自负责专车接送。全校师生,就她何晓晴一人才在犯傻,还以为某个人会自作多情、情深意重送她来车站。不,真是少见多怪!她才没把他考虑进去!一顿饭、握握手,算什么?她确实是有‘个人安排’的。要没今天上午的安排,这两年时间就白过了,她的气就白受了。正因为预感到会有‘个人安排’,她前天晚上才拒绝父亲给她找‘便车’来。她何晓晴从来都是说到做到、诚信求实,对父亲说她要坐长途客车体验生活,这不,体验生活的时候不就到了?就是没有电话里那个要陪她一起体验生活的倒霉蛋同学。便车是没有了,它不会从天而降,像块如意大馅饼掉到她面前。她只得老老实实地排在队伍后面,跟所有人一起,不时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就像在跳原地踏步天鹅舞。
“偏偏沈浩才奇怪,明摆着是他表姐要来接他,却骗人说是一个朋友,还神出鬼没跑到门口去打电话,以为有人会吃他的醋。哼,真是臭美!一个大男生,还撒谎,以为没有人识得破你这种鬼把戏、小聪明?你要真行,就让你表姐隐身啊!没这能耐了吧?你有小车接送,难道我就没有吗?只是我不愿像你这样招摇撞骗而已。如果我要,难道我爸爸还不能给我找辆车来吗?说不定还是辆‘红旗’呢!”身处‘乱世’,她依旧念念不忘沈浩。
等了好大一阵工夫,也未见队伍向前移动分毫,晓晴开始急了。再这样等下去,就等到天黑也买不到票。这么多的人要坐车,也许明后天的车票已被抢光了。听着不断从里面传出来的维持秩序的深恶痛绝、义正辞严的短促的喝斥声,她开始明白,正是因为前面插队的人太多,后面的人才始终不能向前移动。
“我不能老是在这里傻站着,得想想办法。或许里面会有个熟人,一定有的,就是没有,也一定要搞张票到手。”她终于立足于现实,拿定了主意,抛开了对沈浩的‘想念’。望望身后,又排了十多个人。如果这一走,说不定这个位子就丢了,到时,又得从后排起。于是,她谎称要上厕所,拜托身前身后的人给她照着位子,就朝大厅方向挤去。
大厅里的秩序要比外面的好得多。虽然也有许多像她这样的机会主义者,但还看得出一行行的队列,不像外面人挤着人,全塞在一处。人们的脸色也要好看得多,越是靠前,脸色就越显温和。晓晴放眼望去,见不到一张熟识的面孔,却见众人都拿眼睛瞅着她,顿时浑身不自在,却又不愿再倒回去像个傻瓜一样地排队。她不管别人拿她当着什么,又厚着面皮在队列中挤来钻去悠忽了一大圈,就想碰见个熟识的面孔,同时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应该托个人带张票哪怕加点价?又担心触犯众怒还被当众拒绝。
有人买到了票,从队列里挤出来,大家一窝蜂朝前涌,前面的阵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个铁塔般堵在前面的大胖子趁乱挤到台前,视野顿显开阔,原来被他身体挡着的现在正在窗口买票的一个年轻人就亮了出来!他正在牛仔裤的屁股包里掏钱。大胖子挤得他很不方便,使得他不得不朝晓晴方向侧过身来!晓晴一看,心里发恨、眼睛发亮!呀!呀!呀!这个坏家伙!这时才出现,让本姑娘好找!真是个大救星!她心中暗叹,惊喜万分,快步走上去,在他肩头上使劲儿擂上一拳,同时轻踮脚尖,压下他的肩膀,凑着他耳门子大叫一声:“高俊!”,真想在他耳朵上狠狠地咬上一口!
高俊是高中时的老同桌,人如其名,又高又俊,生性腼腆内向,曾经跟晓晴非常非常好。这个‘非常非常’该怎样讲?是青梅竹马、两‘大’无猜?是朦朦胧胧、互生爱慕?不好说,真不好说,就像现在他们这种相逢的情形,毫无芥蒂、没有丝毫隔阂,亲热得不得了。如兄妹?谁有这种想法谁就是纯真的二百五;如恋人?谁有这种想法谁就是庸俗的爱情庄嫁汉。总之,这种介乎于兄妹与恋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爱你在心口未开的关系,这种令人感觉最美妙的却没有结果的关系,是天底下‘错’失良缘的一种关系。错,不是现在,是后来。生活中错的定论不总是当时就能下的,而是后来有了错的结果后才推得出前面的错误。特别是对于感情,当事人多半是不知道错的。他们已经随着感情的洪流起起落落、飘走飘远,只有岸上的人才看得清,才为他们叹息得出来。特别是对于感情,错,是旁观者的思考;对于两人,错,却是一种美满,一种维护。就如两人共同酿下了一坛蜜酒,怕它浅了少了,舍不得尝上一口,这坛蜜酒就美美的、满满的盛在两人的心里,实际上两人早都甜了醉了,还需要开坛品尝?又如两人共同栽下的一株玫瑰,怕刺手,两人都在心里暗暗地祈愿:“千万不要摘下它来啊!”于是玫瑰就长长久久地盛开着,美轮美奂地开在两人的心里。
并且,尘世间的事不是时时事事都明了,有的是若干年后才得以明了,有的甚至此生过去都未能明了。是故禅语云: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人人都有光明,有幸福,只因为你暗昏昏,视而无见,才把这光明、这幸福白白地抛洒了。并且,这光明、这幸福也是旁观者来看的。你看见她面前有一堆金子。她说更珍贵的是信念,于是她就跃过这堆金子跑向前去。后来,你看到了她的悲惨的结局,你就认为她当初舍了金子是暗昏昏了。要是她后来得到了更多的金子、更幸福的生活呢?你就会认为原来光明果真在前面等着她,她心眼明亮得紧呢!
既然废话都说了这一大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谈谈她与高俊之间的情谊还要干脆些。这不能就事论事。当年晓晴还是暗昏昏的,只得把几年后晓晴从高俊父母处得知的,发生在这友情背后的真相前前后后的一起融合起来,才能说得明了。
高俊跟晓晴同窗四年、同桌三年——这不是天作之缘,这是纯粹的人力所为,靠高俊的‘死心眼儿’和其父母的支持、不懈的努力、对困难的征服精神,再加一点小小的机缘,才能得到这种如意安排。
高俊一家来自河北,其父高文才原是鸡鸣市的人。几年前鸡鸣市百货公司转制的时候,高文才购下了该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成为新百货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于是一家人就回到了鸡鸣市,高俊就转读于晓晴所在的鸡鸣市最好的一所重点中学‘市二中’。高文才坐镇百货公司不久,就获得了‘贷款高才’的大号而成了鸡鸣市家户喻晓的风云人物。他是一个干劲实足的人。自他一上马,该公司就长期不断地抵押借贷、抵押借贷,苦心经营,众志成城,恁是把气息奄奄坐以待毙的百货公司搞成了鸡鸣市最具现代商业气息、最具规模、最聚人气的大型百货公司。原先两层楼高的黑不溜秋的百货大楼早已荡然无存。在晓晴大学毕业后为凌氏集团开拓市场求助于他时,仅仅十来年间,他的旗下已经拥有两家百货商场、五家连锁超市和一家豪华酒店。
高俊在市二中完成了初三的学业,就向他父母要求高中要跟晓晴同班,还要同桌。同班容易,同桌可就难了。那时高文才还拖着一屁股账,是鸡鸣市家户喻晓的贷款大户,说话缺少份量。那时人们的思想还不开化,把贷款的当作向国家要钱的叫花子、杨白老。现在当然明白了,十个富翁九个都是贷出来的,全搞的是杨白老的把戏,赤字越大越有地位越是火红,银行行长都要陪笑脸。既然高俊的代言人父亲高文才是落后意识中的杨白老,晓晴在当时却又是学校里的灼手可热、红得发紫的尖子生——没有之一,想要跟她同桌的学生及其家长自是不少,其中不乏鸡鸣市官居要职的人物。当高俊的母亲为这件事找到他们的班主任时,才发现个中玄机,才发现要满足爱子这个小小的要求竟比登天还难——因为要登天买张机票就行了,而这里机门都不给你打开。
当时高一的班主任老师特傲,请客吃饭不去,送礼不要。幸好那次她儿子在家里安装插座,弄碰线了,造成了短路,把家里正在使用的洗衣机、电视机的电机烧坏了,烧得一塌糊涂,想要他们公司的售后服务部帮忙修理,这样事情才有了突破。修是没法修的,送新的又不要,只好保留机壳,把里面的内容通通换成新的。在这里,高文才的心计就出来了,要把他对老师的尊重变成能够强烈刺激感观的可见之物,这就难坏了修理部的两个小子。可知进口彩电与国内黑白电视的配件与装法都不同。不过两个小子弄来弄去终于还是把它们有模有样的组装上了。熏黑了的荧光屏也懒得清洁了,全换掉。这样,熊猫牌黑白电视就变成了表面上是熊猫牌实际上是日本东芝新彩电,爱子的同桌也就换成了晓晴。
这些内幕是后来晓晴在跟高文才的商务联系中得知的,她哪里想到自己当时竟有如此‘卖座’呢?不过,当时,班主任老师家的电视黑白变彩色确是实有其事的。老师家就在学校里。晓晴是她心爱的学生,课间或放学少不了有事无事就往她家溜一圈儿,自然这一匪夷所思的变化很快就被晓晴发现了。班主任老师原是教物理的,就笑眯眯地给学生释疑:“这个还不简单吗?你想,电视是靠显像管来显示图像,把显像管换成彩色的,还附带着把集成线路的一些细小的技术问题处理好,不就显示彩色图像了?”老师多能干!不仅能教,还能实际应用于生活,竟会变电视!晓晴当时就对班主任女老师佩服得没的话说。
同期,她确实就成了高俊的同桌。高俊想挨着她坐,并没调动他,倒是把晓晴跟他同桌的女生对调了。晓晴跟最先同桌的男生也仅隔着一个通道,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这男生总要往晓晴的抽屉里塞小纸条,写‘我爱你’。晓晴心烦,又跟高俊调了位置,‘我爱你’的纸条就明显的少了。这个男生确实就是某某局座的爱子,也是教导主任的亲外甥。晓晴忆起这点,便知高二时她的班主任为何就好端端的下了课,还被打回初三教物理。她对高文才说:“结果,你把她害了。”高文才说:“你们毕业后不久,她不是换下了原来的教导主任吗?”他面对晓晴永远都是笑眯眯的。
自从爱子跟晓晴同桌以后,学习果然大有长进。原先是全班最后一名的高价生,竟迅速追到班里前十名,高三时是年级前十名。这让高俊父母看到了希望,打算高中毕业后就送他出国留学,高俊却偏要考晓晴要考的财经大学,第二、三志愿填的都在同一个城市。但他‘思想包袱’重,临场发挥不好,落到第三志愿一所普通工科院校,还是找了人通了关系,不然人家还不要第三志愿生。
三年的同窗,三年的同桌,三年的相互帮助和照顾。不管同学们私底下怎样议论,晓晴和高俊之间情同手足的友谊却始终不渝,真挚深厚。高俊跟晓晴不谈恋爱只谈学习,不像有的男生要给晓晴写情书,依晓晴的话说:“他一点都不讨厌。”并且,他总像一个兄长照顾着晓晴。上学包点心,好在课间休息时跟晓晴一起补充能量。放学帮她背书包,绕着大圈把她送到市委家属大院门口。晓晴值日,帮她擦黑板、打扫卫生。从北京寄回来的最新版最有权威的高考复习资料,总是一式两份,为晓晴预备了一份。有一次晓晴来例假,事先没准备,把裙子打脏了,怕羞,坐在凳子上不敢动弹,他恁是跑出学校打电话,叫他母亲送来了一条新裙子和必用的东西,还得把晓晴掩护进厕所他母亲才得走成。
高俊上课爱开小差,总要漏记笔记,晓晴就把自己的笔记借给他。高俊总有很多在课堂上听不太明白的问题要请教晓晴,晓晴总要耐心给他解答。高俊总是丢三拉四忘带教科书,晓晴就把书放在桌子中间两人头碰头一起看。有一次高俊感冒发烧没来上课,晓晴就把笔记给他复印了一份。怕他太笨理解不了(他平时的表现总让她觉得他笨),就请了晚自习的假特地上门给他补课。夫妻俩望着儿子卧室里两小无猜的一对儿喜得合不拢嘴。老婆最没耐性,晚饭刚过就开始给两人送小吃,一会儿是糕点,一会儿是鸽子蛋,一会儿是金正燕窝,一会儿是牛奶,一会儿又是芝麻糊。高文才说:“她有宝献宝,只差没把她的减肥茶端上来。”不仅如此,高俊的妈妈还要当旁听,在一旁痴痴地傻笑着,总把两个孩子看不够。被她干扰,补课不时要中止,一直到晚上十点过才结束。第二天,晓晴又来。第三天,高俊依然卧床不起。讲课时,晓晴碰到他的手——咦?不对劲;再摸他的额头——真不烫了。来时他不是说还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真就这么幼稚得可笑?”她咬紧下唇,闭上双眼,颓然倒向椅背。“还有随身听那件事,可见我才是自以为是,我才是蠢透顶了。我真就这么蠢吗?袁梅说她们只是半信半疑。半信半疑——只要有怀疑,再有相信都是被怀疑否定了的。——没有否定,至少是没有全盘否定!正因为这样,我这封电报才有得救。不,是她们的怀疑有得救!只要收到我这封电报,她们就会信以为真!她们不止半信半疑——袁梅的估计太差劲,她们先前的模样不像是信以为真了吗?她们宁肯相信不该相信的,这让她们心里好过,至少她们有信心笑话方颜那头蠢鹅了,可能现在她们每个人都正沾沾自喜暗自高兴着呢!这就是自欺欺人的道理。”她老成持重地总结出了最后一句,心情就平稳多了。
“她们不会对我起疑心的。就是起了疑心,她们一定猜不出是我暗中搞的鬼。她们不会怀疑是我拍的电报,因为她们对我太信任了。袁梅也说我利用了她们对我的信任。看来,这信任也会因此而土崩瓦解了。哼,我才不稀罕她们的信任。想想看,这几个有情人终于可以聚在一起了,也真教人愉快。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真想能亲眼目睹一番。当他们明白是我捉弄了他们时,一定会有所教益。我才不在乎他们会怎样看我。其实,这也不过是提前给他们过一个愚人节罢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顶多不过损失一个星期的假期。只是沈浩太高傲了,他一定会受不了的。管他呢,煞煞他的气焰,对他将来为人处事也很有帮助。”她老气横秋地兀自点了点头,至此,终有些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气魄了。
晓晴还未下车,就看见长途车站周围人如潮涌,万头攒动。她原想穿过候车厅到售票处买票,厅内却人满为患,遍地是七歪八倒疲惫不堪的旅客,只听见孩子在哭,女人在哄,男人在骂,一片闹闹嚷嚷的声音。晓晴甚感无从下脚,只好从外面的人行道绕了一个大圈去售票厅,却远远地瞧见售票厅外面的人行道上也塞满了人,走近才知原来是从售票窗口延伸出来的买票队伍。人们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没有谁有好心情,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着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售票窗,只怨售票员的工作效率太慢。
这就是所谓的春运高峰。哪年春节电视新闻不天天报道?偏偏她就有这好记性,竟忘记了这一严峻现实。刘涛是提前买了票的,袁梅也是,何静、余海霞都是,沈浩还有表姐亲自负责专车接送。全校师生,就她何晓晴一人才在犯傻,还以为某个人会自作多情、情深意重送她来车站。不,真是少见多怪!她才没把他考虑进去!一顿饭、握握手,算什么?她确实是有‘个人安排’的。要没今天上午的安排,这两年时间就白过了,她的气就白受了。正因为预感到会有‘个人安排’,她前天晚上才拒绝父亲给她找‘便车’来。她何晓晴从来都是说到做到、诚信求实,对父亲说她要坐长途客车体验生活,这不,体验生活的时候不就到了?就是没有电话里那个要陪她一起体验生活的倒霉蛋同学。便车是没有了,它不会从天而降,像块如意大馅饼掉到她面前。她只得老老实实地排在队伍后面,跟所有人一起,不时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就像在跳原地踏步天鹅舞。
“偏偏沈浩才奇怪,明摆着是他表姐要来接他,却骗人说是一个朋友,还神出鬼没跑到门口去打电话,以为有人会吃他的醋。哼,真是臭美!一个大男生,还撒谎,以为没有人识得破你这种鬼把戏、小聪明?你要真行,就让你表姐隐身啊!没这能耐了吧?你有小车接送,难道我就没有吗?只是我不愿像你这样招摇撞骗而已。如果我要,难道我爸爸还不能给我找辆车来吗?说不定还是辆‘红旗’呢!”身处‘乱世’,她依旧念念不忘沈浩。
等了好大一阵工夫,也未见队伍向前移动分毫,晓晴开始急了。再这样等下去,就等到天黑也买不到票。这么多的人要坐车,也许明后天的车票已被抢光了。听着不断从里面传出来的维持秩序的深恶痛绝、义正辞严的短促的喝斥声,她开始明白,正是因为前面插队的人太多,后面的人才始终不能向前移动。
“我不能老是在这里傻站着,得想想办法。或许里面会有个熟人,一定有的,就是没有,也一定要搞张票到手。”她终于立足于现实,拿定了主意,抛开了对沈浩的‘想念’。望望身后,又排了十多个人。如果这一走,说不定这个位子就丢了,到时,又得从后排起。于是,她谎称要上厕所,拜托身前身后的人给她照着位子,就朝大厅方向挤去。
大厅里的秩序要比外面的好得多。虽然也有许多像她这样的机会主义者,但还看得出一行行的队列,不像外面人挤着人,全塞在一处。人们的脸色也要好看得多,越是靠前,脸色就越显温和。晓晴放眼望去,见不到一张熟识的面孔,却见众人都拿眼睛瞅着她,顿时浑身不自在,却又不愿再倒回去像个傻瓜一样地排队。她不管别人拿她当着什么,又厚着面皮在队列中挤来钻去悠忽了一大圈,就想碰见个熟识的面孔,同时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应该托个人带张票哪怕加点价?又担心触犯众怒还被当众拒绝。
有人买到了票,从队列里挤出来,大家一窝蜂朝前涌,前面的阵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个铁塔般堵在前面的大胖子趁乱挤到台前,视野顿显开阔,原来被他身体挡着的现在正在窗口买票的一个年轻人就亮了出来!他正在牛仔裤的屁股包里掏钱。大胖子挤得他很不方便,使得他不得不朝晓晴方向侧过身来!晓晴一看,心里发恨、眼睛发亮!呀!呀!呀!这个坏家伙!这时才出现,让本姑娘好找!真是个大救星!她心中暗叹,惊喜万分,快步走上去,在他肩头上使劲儿擂上一拳,同时轻踮脚尖,压下他的肩膀,凑着他耳门子大叫一声:“高俊!”,真想在他耳朵上狠狠地咬上一口!
高俊是高中时的老同桌,人如其名,又高又俊,生性腼腆内向,曾经跟晓晴非常非常好。这个‘非常非常’该怎样讲?是青梅竹马、两‘大’无猜?是朦朦胧胧、互生爱慕?不好说,真不好说,就像现在他们这种相逢的情形,毫无芥蒂、没有丝毫隔阂,亲热得不得了。如兄妹?谁有这种想法谁就是纯真的二百五;如恋人?谁有这种想法谁就是庸俗的爱情庄嫁汉。总之,这种介乎于兄妹与恋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爱你在心口未开的关系,这种令人感觉最美妙的却没有结果的关系,是天底下‘错’失良缘的一种关系。错,不是现在,是后来。生活中错的定论不总是当时就能下的,而是后来有了错的结果后才推得出前面的错误。特别是对于感情,当事人多半是不知道错的。他们已经随着感情的洪流起起落落、飘走飘远,只有岸上的人才看得清,才为他们叹息得出来。特别是对于感情,错,是旁观者的思考;对于两人,错,却是一种美满,一种维护。就如两人共同酿下了一坛蜜酒,怕它浅了少了,舍不得尝上一口,这坛蜜酒就美美的、满满的盛在两人的心里,实际上两人早都甜了醉了,还需要开坛品尝?又如两人共同栽下的一株玫瑰,怕刺手,两人都在心里暗暗地祈愿:“千万不要摘下它来啊!”于是玫瑰就长长久久地盛开着,美轮美奂地开在两人的心里。
并且,尘世间的事不是时时事事都明了,有的是若干年后才得以明了,有的甚至此生过去都未能明了。是故禅语云: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人人都有光明,有幸福,只因为你暗昏昏,视而无见,才把这光明、这幸福白白地抛洒了。并且,这光明、这幸福也是旁观者来看的。你看见她面前有一堆金子。她说更珍贵的是信念,于是她就跃过这堆金子跑向前去。后来,你看到了她的悲惨的结局,你就认为她当初舍了金子是暗昏昏了。要是她后来得到了更多的金子、更幸福的生活呢?你就会认为原来光明果真在前面等着她,她心眼明亮得紧呢!
既然废话都说了这一大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谈谈她与高俊之间的情谊还要干脆些。这不能就事论事。当年晓晴还是暗昏昏的,只得把几年后晓晴从高俊父母处得知的,发生在这友情背后的真相前前后后的一起融合起来,才能说得明了。
高俊跟晓晴同窗四年、同桌三年——这不是天作之缘,这是纯粹的人力所为,靠高俊的‘死心眼儿’和其父母的支持、不懈的努力、对困难的征服精神,再加一点小小的机缘,才能得到这种如意安排。
高俊一家来自河北,其父高文才原是鸡鸣市的人。几年前鸡鸣市百货公司转制的时候,高文才购下了该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成为新百货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于是一家人就回到了鸡鸣市,高俊就转读于晓晴所在的鸡鸣市最好的一所重点中学‘市二中’。高文才坐镇百货公司不久,就获得了‘贷款高才’的大号而成了鸡鸣市家户喻晓的风云人物。他是一个干劲实足的人。自他一上马,该公司就长期不断地抵押借贷、抵押借贷,苦心经营,众志成城,恁是把气息奄奄坐以待毙的百货公司搞成了鸡鸣市最具现代商业气息、最具规模、最聚人气的大型百货公司。原先两层楼高的黑不溜秋的百货大楼早已荡然无存。在晓晴大学毕业后为凌氏集团开拓市场求助于他时,仅仅十来年间,他的旗下已经拥有两家百货商场、五家连锁超市和一家豪华酒店。
高俊在市二中完成了初三的学业,就向他父母要求高中要跟晓晴同班,还要同桌。同班容易,同桌可就难了。那时高文才还拖着一屁股账,是鸡鸣市家户喻晓的贷款大户,说话缺少份量。那时人们的思想还不开化,把贷款的当作向国家要钱的叫花子、杨白老。现在当然明白了,十个富翁九个都是贷出来的,全搞的是杨白老的把戏,赤字越大越有地位越是火红,银行行长都要陪笑脸。既然高俊的代言人父亲高文才是落后意识中的杨白老,晓晴在当时却又是学校里的灼手可热、红得发紫的尖子生——没有之一,想要跟她同桌的学生及其家长自是不少,其中不乏鸡鸣市官居要职的人物。当高俊的母亲为这件事找到他们的班主任时,才发现个中玄机,才发现要满足爱子这个小小的要求竟比登天还难——因为要登天买张机票就行了,而这里机门都不给你打开。
当时高一的班主任老师特傲,请客吃饭不去,送礼不要。幸好那次她儿子在家里安装插座,弄碰线了,造成了短路,把家里正在使用的洗衣机、电视机的电机烧坏了,烧得一塌糊涂,想要他们公司的售后服务部帮忙修理,这样事情才有了突破。修是没法修的,送新的又不要,只好保留机壳,把里面的内容通通换成新的。在这里,高文才的心计就出来了,要把他对老师的尊重变成能够强烈刺激感观的可见之物,这就难坏了修理部的两个小子。可知进口彩电与国内黑白电视的配件与装法都不同。不过两个小子弄来弄去终于还是把它们有模有样的组装上了。熏黑了的荧光屏也懒得清洁了,全换掉。这样,熊猫牌黑白电视就变成了表面上是熊猫牌实际上是日本东芝新彩电,爱子的同桌也就换成了晓晴。
这些内幕是后来晓晴在跟高文才的商务联系中得知的,她哪里想到自己当时竟有如此‘卖座’呢?不过,当时,班主任老师家的电视黑白变彩色确是实有其事的。老师家就在学校里。晓晴是她心爱的学生,课间或放学少不了有事无事就往她家溜一圈儿,自然这一匪夷所思的变化很快就被晓晴发现了。班主任老师原是教物理的,就笑眯眯地给学生释疑:“这个还不简单吗?你想,电视是靠显像管来显示图像,把显像管换成彩色的,还附带着把集成线路的一些细小的技术问题处理好,不就显示彩色图像了?”老师多能干!不仅能教,还能实际应用于生活,竟会变电视!晓晴当时就对班主任女老师佩服得没的话说。
同期,她确实就成了高俊的同桌。高俊想挨着她坐,并没调动他,倒是把晓晴跟他同桌的女生对调了。晓晴跟最先同桌的男生也仅隔着一个通道,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这男生总要往晓晴的抽屉里塞小纸条,写‘我爱你’。晓晴心烦,又跟高俊调了位置,‘我爱你’的纸条就明显的少了。这个男生确实就是某某局座的爱子,也是教导主任的亲外甥。晓晴忆起这点,便知高二时她的班主任为何就好端端的下了课,还被打回初三教物理。她对高文才说:“结果,你把她害了。”高文才说:“你们毕业后不久,她不是换下了原来的教导主任吗?”他面对晓晴永远都是笑眯眯的。
自从爱子跟晓晴同桌以后,学习果然大有长进。原先是全班最后一名的高价生,竟迅速追到班里前十名,高三时是年级前十名。这让高俊父母看到了希望,打算高中毕业后就送他出国留学,高俊却偏要考晓晴要考的财经大学,第二、三志愿填的都在同一个城市。但他‘思想包袱’重,临场发挥不好,落到第三志愿一所普通工科院校,还是找了人通了关系,不然人家还不要第三志愿生。
三年的同窗,三年的同桌,三年的相互帮助和照顾。不管同学们私底下怎样议论,晓晴和高俊之间情同手足的友谊却始终不渝,真挚深厚。高俊跟晓晴不谈恋爱只谈学习,不像有的男生要给晓晴写情书,依晓晴的话说:“他一点都不讨厌。”并且,他总像一个兄长照顾着晓晴。上学包点心,好在课间休息时跟晓晴一起补充能量。放学帮她背书包,绕着大圈把她送到市委家属大院门口。晓晴值日,帮她擦黑板、打扫卫生。从北京寄回来的最新版最有权威的高考复习资料,总是一式两份,为晓晴预备了一份。有一次晓晴来例假,事先没准备,把裙子打脏了,怕羞,坐在凳子上不敢动弹,他恁是跑出学校打电话,叫他母亲送来了一条新裙子和必用的东西,还得把晓晴掩护进厕所他母亲才得走成。
高俊上课爱开小差,总要漏记笔记,晓晴就把自己的笔记借给他。高俊总有很多在课堂上听不太明白的问题要请教晓晴,晓晴总要耐心给他解答。高俊总是丢三拉四忘带教科书,晓晴就把书放在桌子中间两人头碰头一起看。有一次高俊感冒发烧没来上课,晓晴就把笔记给他复印了一份。怕他太笨理解不了(他平时的表现总让她觉得他笨),就请了晚自习的假特地上门给他补课。夫妻俩望着儿子卧室里两小无猜的一对儿喜得合不拢嘴。老婆最没耐性,晚饭刚过就开始给两人送小吃,一会儿是糕点,一会儿是鸽子蛋,一会儿是金正燕窝,一会儿是牛奶,一会儿又是芝麻糊。高文才说:“她有宝献宝,只差没把她的减肥茶端上来。”不仅如此,高俊的妈妈还要当旁听,在一旁痴痴地傻笑着,总把两个孩子看不够。被她干扰,补课不时要中止,一直到晚上十点过才结束。第二天,晓晴又来。第三天,高俊依然卧床不起。讲课时,晓晴碰到他的手——咦?不对劲;再摸他的额头——真不烫了。来时他不是说还
随机小说: